欢迎访问中国普法网

中国普法网

中国普法网 > 法律综合 >

论违法行为信息公开中的隐私权保护

www.fzwsu.com 2025-06-04 法律综合

重庆高考考试加分门”事件中,公开违法变更民族身份行为的有关信息自不待言,但公开31名造假考生的名单则势必侵犯考生的隐私权。尽管违法行为的信息是公共信息”,但个人对其中的个人信息依旧享有隐私权。在公开违法行为信息的同时也应保护个人隐私。通过区别处置,将它中涉及的足以辨别个人身份的个人信息加以隐匿、删除,既能够最大限度地公开违法行为的信息,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又可以适应国际时尚,保护个人隐私。
违法行为;信息公开;隐私权
2010年
0



2009年全国高考考试刚刚落下帷幕,重庆考生民族身份造假事件通过群众举报、网友发帖初露端倪。随后,各大媒体相继爆出了考生民族身份造假丑闻。重庆政府6月22日召开媒体发布会,公布2009年重庆高考考试招生少数民族加分问题调查结果。指出,重庆查明31名考生为获得高考考试加分,更改民族身份,将户籍迁入少数民族聚居地。[2]7月7日重庆招生自学考试办公室发布《关于对2009年高考考试招生中少数民族加分问题处置状况的通告》,明确表示取消31名违规更改民族成分的考生的录取资格。鉴于31名考生系年轻人学生,其中大部分系未成年人,本着教育和保护相结合”和有益于年轻人学生成长的原则,故不对姥爷布这31名考生名字及有关信息。[3]7月8日教育部称重庆未公布考生民族造假名单体现关爱。然而这并未将沸沸扬扬的加分门”事件告一段落,反而第三引起轩然大波。华律网等媒体一致猛烈地抨击了通告中不对姥爷布这31名考生名字及有关信息的决定,觉得拒绝公开考生名单的行为紧急违反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下称《公开条例》),并强烈需要公开名单。[4]

那样,依剧《公开条例》,是不是应该公开31名考生的名单呢?在公开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的信息时,到底需不需要保护个人隐私呢?假如需要,怎么样公开才能故到既能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又能保护个人隐私呢?

1、违法行为信息中一般蕴含个人信息在政府学会的信息中,有些是个人事情,只能对本人公开,供本人查阅或者修改;有些是公共信息,是可以对所有人进行公开的。在此基础上,信息公开规范也区别为不区别所有人的行政信息公开规范和仅针对具体相对人公开的个人信息查阅规范。[5]如此的类别区别,看上去简单明确,实则复杂难辨。行政机关为了推行行政管理每时每刻不在进行着对个人信息的采集、制作、储存、流通和用,而由此形成的政府信息常常公私”间杂。对于行政机关学会的违法行为的信息特别这样。这类违法行为的信息,有些是指向相对人的违法行为,有些是指向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还有些是指向相对人和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无论是何种情形,这种信息都具备一个一同的特点:个人信息和公共信息常常是兼而有之,并不是截然分开。重庆高考考试加分门”事件、湖南申请公开罚款信息第一案就是最好的例证。

2、政府信息公开应保护个人隐私权然而,个人对这类混杂在违法行为信息中的个人信息依旧享有隐私权,并不由于其置身于公共信息之中就被弱化或是克减。公开违法行为中的个人信息,同样也会对个人隐私导致非必须的侵害。因此,无论是出于彻底打击违法行为、保护社会群众利益”的初衷,还是出于监督行政机关、促进依法行政”的目的,违法行为中的个人隐私都不应予以公开。当然,权利人赞同或是存在重大公共利益则是例外。

如此的立法规范和司法判例在各国信息公开的实践中随处可见。以美国为例,情报自由法中规定:公开行政机关实行法律的记录和信息会不正当地侵犯个人隐私权时应该免除公开。此处的实行法律”是指维持法律不被破坏的行为,包含对违法行为的调查、追诉和预防的行为在内。[6]在DepartmentofAirForcev.Rose[7]一案中,纽约大学法律评论的编辑罗斯需要空军军官学校在删除有关职员的名字和特点后公开学员纪律处分的听证记录和裁决摘要,遭到拒绝后提起诉讼。尽管此案历经美国联邦区域法院、第二巡回法院和最高法院的反复审理,但,从原告的申请到空军的回话到三级法院的三次审理,在这整个过程中,没任何一方质疑或是不是认学员对摘要中能辨别个人身份的信息享有隐私权,原告、被告和法院也都一致的觉得不应公开这类个人信息。在随后的U.S.Dept.ofJusticev.ReportersCommitteeforFreedomofPress[8]一案中,最高法院觉得:个人对联邦调查局持有些刑事犯罪前科记录中有关个人的信息享有隐私权益,依据信息自由法中免除公开范围的规定,该记录信息免除公开。并在判决理由中对这一问题的论述旁征博引:普通法觉得,个人并不由于个人信息成为公共纪录的一部分而丧失对其享有些隐私权益”;仅由于信息可以在公共记录中发现并不意味着该信息在没重大公共利益时也应该广泛的公开”。

法律综合排行
法律综合推荐
热门城市
安徽律师 北京律师 北海律师 长春律师 长沙律师 成都律师 大连律师 东莞律师 大理律师 福建律师 福州律师 广东律师 广西律师 贵州律师 贵阳律师 广州律师 河北律师 河南律师 湖北律师 湖南律师 海南律师 合肥律师 杭州律师 吉林律师 江苏律师 江西律师 昆明律师 辽宁律师 兰州律师 宁夏律师 南京律师 南宁律师 青海律师 上海律师 山西律师 山东律师 四川律师 陕西律师 沈阳律师 苏州律师 深圳律师 天津律师 唐山律师 无锡律师 威海律师 武汉律师 厦门律师 西安律师 云南律师